
Quick Links
You are about to leave www.astellas.com and enter a third-party website. Astellas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r services on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ould you like to continue?
Astellas i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timely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our business, science and products. This section offers local resources for investors, journalists and media professionals. Global news and resources can be viewed here. If you are not an investor or journalist, click here.
*近日,《医药经济报》刊发安斯泰来沈阳工厂总经理原田芳行先生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1988年,我加入了安斯泰来制药的前身——山之内制药,担任制药工程师;在随后的32年间,我在安斯泰来全球范围的工厂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20年,我成为安斯泰来在华唯一生产工厂——沈阳工厂的厂长,自此开始应对新的挑战与风险管理。
动态调整,以患者为中心,保持供应机能
来到沈阳工厂后,我发现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包装工厂,它需要在承担生产包装任务的同时,对市场和行业动态时刻保持洞察,并且要有足够的“柔性”和“韧性”对潜在的不确定性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和应对;无论面对何种内部或外部的挑战,沈阳工厂始终保持着稳定供给的机能,由此我对供应链管理和全产业链价值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法。
完整的医药供应链,从原料采购布局,经过生产、制剂、仓储、分销,最终到患者手中的全过程,都要以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贯穿始终,而患者的需求要在整个闭环中置于核心地位。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如果要形成国际化的供应链管理,需要面对包括疫情、地缘政治和产业变革的多重挑战。
这几年,很多企业出现了供应链受阻、产能下降等问题。然而,不能绕开的是另一个关键词是集采。2022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集中大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此前已经开展的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共覆盖294种药品。
集采对企业的供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举个简单的例子,由于受到集采的影响,有些产品销量会有波动,相对应的是生产量变动。因此,企业必须实时关注市场动态,作出即时反应。既要确保在售产品的稳定供应,又不能因高库存给企业成本带来压力。这就要求沈阳工厂具备长远的战略决策能力。
此外,相关部门也在逐渐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力度,强化动态的事中事后监管,药企的生产流程必须在GMP管理规范的指导下进行,需要遵循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生产场地、设备、卫生等硬件方面执行高标准,这也需要企业付出额外成本支持,实现供应链深度的降本增效。
面对政策法规的快速变化叠加市场的不确定性,作为供应链前端的工厂要实现动态调整机制,保持稳定的供给机能,才能真正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落地。
断舍离,价值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2022年1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卫健委、应急管理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面临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更加重视医药工业的战略地位。而全球范围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给中国向更高价值链延伸带来了挑战。因此,《规划》重点强调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到2025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医药制造规模化体系化优势进一步巩固等目标。
由此可见,药品从生产到临床使用的过程中,供应链管理作为其中的“中坚环节”,如何实现深度降本增效,从而推进产品价值最大化和供应风险最小化,受到了相比以往更多的关注。
安斯泰来的沈阳工厂对这个议题有着独到的经验和心得:为了实现“最大化和最小化”两个目标,我们做到了技术的积累和供应链的打通,以确保稳定供给,实现患者受益。
首先,沈阳工厂会收集足够多的具体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指引后期行动。例如,我们会分析各个产品过去和未来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考虑进口大包装的到货周期、工厂排产的情况和安全库存量,来判断应该在何时进口多少大包装,从而保证我们的库存是稳定的,能够满足生产供应。因此沈阳工厂从来没有发生过断货的情况。
同时,工厂也实行了一些降本增效的举措。如安斯泰来旗下产品贝坦利,通过实现自动化包装、重新设计包装材料,并根据物量将订单扩大,最终使成本降低了一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正在推进的盒托一体化项目,我们将两款产品的包装进行了改良,取消塑料瓶托,采用盒托一体式的纸盒包装方式,降低了患者购买成本。
事实上,优质企业一定会遵循行业逻辑快速作出调整,而供应链对药企制造成本的影响远超人们想象。为了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受益,我们将供应链管理作为降本增效的主要路径。
断舍离是为最大限度地摆脱物质累赘,我们对一些不必要、不满意的物品进行舍弃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或行为。沈阳工厂将“断舍离”分为七个方面:预算节省、资源管理、采购流程优化、法律法规的回顾、资产活用、长期业务的优化以及会议机制的改善。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的物量有一些下降,但成本却在上涨,因此,我们要在这样的挑战下降低成本,通过一系列断舍离举措,实现预算目标:
在物资管理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购买,实施仓库管理的强化和在库物资的盘点,并且重新审视采购的适当性;流程管理方面,回顾以往的规定和章程,以确保简省不必要的要求和花费,意在更合理地规划经费;在资产活用方面,我们研讨所有固定资产的最大利用,使得“物尽其用”。除此之外,我们审视长期存续的业务是否有优化空间,同时,通过推行更先进的会议机制,使会议更加省时、高效等。
“断舍离”这个项目是跨部门合作的,它打破了层级和部门的界限,提升了全员的主人翁意识,成为沈阳工厂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沈阳工厂整体的综合制造能力,而且旨在实现组织的健康目标和工厂整体战略。
从优秀到卓越,相信年轻力量,提出转型方案
对于一家优质企业来说,“优秀”已经不再是其引以为傲的资本,尤其是在通向医药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上,追求卓越,做到极致,才能在这场同质化与创新化并存的竞争中不落人后。
中国医药市场非常活跃且充满潜力,但在市场中求胜并非易事,传统医药企业和新兴生物医药企业竞逐于转型道路,对新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企业若想做到卓越,就需要在各个职能部门和技能上持续变革,培养人才。
我作为沈阳工厂厂长,一直在推动工厂的变革,提高竞争力并掌握为我们所独有的卓越能力。比如,我们能够维持高品质、稳定供应的卓越能力,紧随法律变化进行良好的合规监管,加强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合作,并且应对临床试验药物方面的挑战。
安斯泰来一直在审视和思考公司的人才战略,希望给年轻人提供跨部门的协作经验和全球化的战略视野,帮助他们获得广阔的施展空间。沈阳工厂现在应用一套双系统机制——成立跨部门之间的协作小组,内部称之为Network Team,鼓励年轻人参与其中。此外,我们还有人才育成机制——先行人才项目,是以年轻员工为主体,通过创建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团队,来提出工厂变革的课题。由年轻人提出的这些课题,工厂会选择有价值且具有改革方向性的课题来推进落地,期待赋能沈阳工厂,而这类项目,也能够推动年轻员工从更有高度、更有广度的视角去为工厂的变革集思广益,做出有建设性的提案。
在这次新产品的引进上,由一批年轻人成立了跨部门网络合作小组,让他们提案展示沈阳工厂的优势和降低成本的阶段成果,让我们能够更快地申请且获得审批。通过这些,我深刻感受到:年轻人可以改变沈阳工厂的未来。
安斯泰来沈阳工厂的目标是百年工厂——持续不断的变革、培养年轻人才、追求卓越,都是完成愿景的必经之路,而我们在这条路上的终极目标,就是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惠及更多患者,助力“健康中国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