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ick Links
You are about to leave www.astellas.com and enter a third-party website. Astellas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r services on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ould you like to continue?
                                    Astellas i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timely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our business, science and products. This section offers local resources for investors, journalists and media professionals. Global news and resources can be viewed here. If you are not an investor or journalist, click here.
【2012年2月24日,中国,上海】 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器官移植治疗领域已被广泛使用的多克隆抗体——ATG-Fresenius®(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简称ATG-F)在中国上市。ATG-F主要应用于治疗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能有效减少移植受者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特别针对那些移植前高水平免疫状态、移植器官缺血时间较长、器官捐赠者和接收者的年龄都较大的患者,能显著提高移植术后的存活率。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介绍,中国器官移植技术和术后治疗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但仍然面临提高移植后受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诸多挑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石炳毅教授认为,排斥反应直接影响器官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的近期及远期存活,采用诱导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免疫耐受、减少移植受者长期存活必须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的数量和剂量、有利于实现减激素或无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长期临床应用证明ATG-F是一个抗排斥诱导治疗的经典选择,不但强效,而且安全,可与多个其他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 。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器官移植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先者,此次在中国重装上市ATG-F,将为医疗人士提供更为广泛全面的临床应用资讯,让移植受者得到更系统的治疗和护理。 
  中国器官移植的挑战 
  我国器官移植起步虽不算早,但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器官移植大国 。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累计开展肾移植5万多例、肝移植2万多例,而这些幸运的患者却只占到需要器官移植受者总数的1% 。由于供体短缺,仍有99%的受者难以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为应对供体短缺的问题,卫生部于2010年3月启动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的试点工作(简称DCD) ,并在全国逐步推行,期望缓解器官移植发展遭遇的瓶颈。 
  郑树森院士指出,全程管理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器官移植受者的存活时间、提高受者的生存质量,避免第二次移植造成的器官供体紧张加剧,是目前中国器官移植一直关注的重点和医学挑战。 
  早期诱导、长期抑制—构筑抗免疫排斥“长城”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于立新教授指出,急性排斥反应是是降低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它不仅会给受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生理痛苦,部分病人再次移植也会加剧我国供体器官的稀缺程度。受者必须要在移植后使用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药物即免疫抑制剂,才能够使移植的器官在体内维持正常功能,而且移植早期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尤为关键。 
  早期免疫诱导对于长期存活率治疗至关重要。据美国器官分配网络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何种类型的器官移植,接受早期免疫诱导治疗可减少排斥反应,1年、5年和10年的移植器官及移植受者存活率均高于未接受诱导治疗的受者 。 
  目前临床上抗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更加精细,效果也更为明显,不仅有移植后长期服用的以普乐可复®、新普乐可复®为代表的核心免疫抑制剂,也有移植术后早期应用的免疫诱导药物,如以ATG-F等为代表的抗淋巴细胞制剂。这些治疗方案共同建立起抗免疫排斥反应的新的“长城”,为移植受者在术后长期高品质的存活保驾护航。 
  抗免疫排斥的新选择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谭建明教授介绍,目前移植领域开展最多的是肾移植,为进一步提高肾移植后移植物及受者的长期存活,目前术后的早期免疫诱导治疗越来越被重视,诱导治疗率也因此逐年提高。 
  据美国器官分配系统最新年报显示:肾移植受者中免疫诱导治疗率逐年上升,2009年已达到84%。对于排斥风险较高、容易出现移植器官丢失的受者,如移植前高免疫水平状态、移植器官缺血时间较长、器官捐赠者和接收者的年龄都较大的受者,KDIGO肾移植指南建议使用抗淋巴细胞抗体作为免疫诱导治疗方案 。 
  据悉,在全球范围内,ATG-F在临床使用已近30年,无论用于肾移植术后的早期免疫诱导治疗还是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均具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有效地提高了移植器官及受者的长期存活率和受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肝、肾、心、肺、胰腺、小肠或联合器官移植术后后的急性排斥反应,ATG-F不仅可以用于预防,而且能够有效地用于治疗排斥反应。 
  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黑田昌利介绍道,“安斯泰来制药在全球移植免疫领域的专家网络和基础是ATG-F在中国重装上市的坚强后盾,通过向医护人员提供更加系统的循证医学支持,ATG-F携手普乐可复®和新普乐可复®,将为中国器官移植受者提供更全面的免疫抑制方案的新选择、新组合。不断地提高移植受者高质量的长期存活率是安斯泰来在中国持续不变的承诺。”
